首页
客户端买球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客户端买球 > 新闻动态 > 1975年出生女职工,在2025年按点退和提前退,养老金差多少

1975年出生女职工,在2025年按点退和提前退,养老金差多少

发布日期:2025-02-04 20:02    点击次数:70

在当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可是全国近 1.42 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围绕退休与养老衍生出的各类话题,自然而然成了全社会目光聚焦的热点。

咱们都清楚,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多寡,直接关系到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养老金待遇水平高,经济上就更有保障,安享晚年、老有所依便不再是难事;反之,要是待遇偏低,经济上捉襟见肘,说不定还得为了生计继续奔波,陷入退而不休的窘迫境地。

也正因如此,国家一直苦口婆心地倡导、鼓励广大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一定要遵循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 这一计发原则与激励机制。大家多付出一些,晚年的保障就能更坚实一分,朝着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稳步迈进。

职工现行退休制度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按月顺利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先依法依规办好退休手续。从手续办结的次月起,养老金便会按月发放,一直延续到逝世当月。而要达成这一目标,企事业职工不但要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还得同时满足退休年龄以及最低缴费年限这两个硬性条件。

第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现阶段,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成功实现了从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型跨越。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如今都统一实行统账结合(也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也都整齐划一了。

《社会保险法》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企事业用人单位有责任、有义务依法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与此同时,职工本人通常需要以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本年度缴费工资基数,与用人单位携手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只有符合各项条件,退休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第二:法定退休年龄

除了因病提前退休、离休、退职等特殊情形之外,判断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是否具备退休资格,“法定退休年龄” 可是首要衡量标准。要是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谈养老就还为时尚早。

原法定退休年龄

据了解,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及之前,我国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固定为 60 周岁,女职工则分为 55 周岁和 50 周岁两档。不过,时代在发展,政策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法定退休年龄延迟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

参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改革同步启动。改革蓝图规划将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逐步上调至 63 周岁;女职工这边,法定退休年龄则由原本的 55 周岁或 50 周岁,逐步延迟到 58 周岁或 55 周岁。

这意味着,2025 年 1 月 1 日及之后退休的企事业单位男、女参保职工,他们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过去熟悉的 60 周岁、55 周岁或 50 周岁,而是要在原基础上加上相应的延迟月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 2040 年 1 月 1 日,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将统一锁定为 63 周岁,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 58 周岁或 55 周岁。

图片

第三:最低缴费年限

除了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还得迈过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这道坎儿。依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从 2030 年 1 月 1 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每年增加 6 个月,由现阶段的 15 年逐步提升至 20 年。也就是说,在 2029 年 12 月 31 日及之前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暂时还只需满足 15 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弹性退休制度” 实施

就在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方案落地生根的同时,由人社部等 3 部门联合下发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也在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揭开面纱,投入实施。

第一:什么是 “弹性退休制度”?

简单来讲,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秉持自愿和弹性两大原则,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铁板一块的 “刚性节点”,而是以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向前后延伸出一段可提前或延迟的弹性区间,给职工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第二:往前弹 —— 弹性提前退休,需满足什么条件?

根据《办法》规定,职工若心甘情愿选择往前弹 —— 也就是弹性提前退休,必须同时符合以下 3 个条件:

① 得达到职工本人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的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标准;

② 提前的时间跨度距离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即 “原法定退休年龄 + 延迟月数”)不能超过 3 年;

③ 弹性提前后的退休年龄底线是男职工 60 周岁、女职工 55 周岁或 50 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不能再低了。

第三:往后弹 —— 弹性延迟退休,需满足什么条件?

同样依据《办法》,职工若有意选择往后弹 —— 弹性延迟退休,也要同时满足 3 个条件:

① 必须与所在的工作单位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要是单位不点头,大概率就只能放弃弹性延迟退休的想法了;

② 延迟的时间长度距离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即 “原法定退休年龄 + 延迟月数”)不能超过 3 年;

③ 职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时,要确保自己达到本人新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1975 年出生女职工,在 2025 年 “按点退” 和 “提前退”,基本养老金相差多少?

那么重点问题来了,对于 1975 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而言,在如今全新的弹性退休制度下,如果她们在 2025 年分别做出 “按点退” 或者 “提前退” 的不同选择,每月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水平究竟会相差多少呢?

第一:1975 年出生女职工的新法定退休年龄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 1975 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在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实施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情况。参考《原法定退休年龄五十周岁的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就能发现,这类女职工的新法定退休年龄落在 50 岁 1 个月至 50 岁 6 个月这个区间内;相应的退休时间则分布在 2025 年 2 月至 2026 年 6 月之间。

第二:“按点退” 和 “提前退”

按点退

:所谓 “按点退”,指的是女职工达到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此时便可以新法定退休年龄为依据办理退休手续,从退休手续完成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开启悠闲的退休生活。

提前退

:而 “提前退” 呢,是以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参照,在充分满足政策规定的各项要求前提下,女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不过对于 1975 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来说,由于此次法定退休年龄仅延迟了 1 至 6 个月,所以按照政策限定,提前退休的时间跨度也只能是 1 至 6 个月。

图片

第三:基本养老金相差多少?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从当前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改革,还是弹性退休制度的落地推行,都没有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动 “大手术”。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不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职工而言,他们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依旧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大部分共同构成。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 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累计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则是:参保职工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 ÷ 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

只要把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各自的计发数值相加,就能得出退休职工每月所能享受到的基本养老金总额。

参考示例

咱们以 1975 年 6 月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作为例子来详细剖析一下。改革之后,她的法定退休年龄变为 50 岁 3 个月,按照规定,对应按点退休的时间应为 2025 年 9 月。另外,根据前文提及的内容,倘若该女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至 2025 年 6 月,也就是 50 周岁时退休,在这个阶段,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仍然维持在 15 年。

假设该女职工所处省份 2024 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达到 8400 元,由此可推算出 2025 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 25200 元 / 月和 5040 元 / 月。若该女职工平均缴费指数始终稳定在 0.8,那么 “按点退” 和 “提前退” 相比,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存储额便会增加 8400×0.8×8%×3 = 1612.8 元(这里暂且忽略个人账户计息因素)。

接下来,将上述几组关键数据代入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公式中进行运算,便能得到:

基础养老金待遇差额 = 8400×(1 + 0.8)÷ 2× 3÷ 12× 1% = 18.9 元 / 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差额 = 1612.8÷ 190 = 8.5 元 / 月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咱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在这个示例当中,该女职工若分别选择 “按点退” 和 “提前退”,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为 18.9 + 8.5 = 27.4 元。当然,必须着重强调的是,此数据仅仅是一个参考范例,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不同参保职工由于退休年龄、缴费基数以及累计缴费年限等因素各不相同,选择 “按点退” 和 “提前退” 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差自然也会千差万别。

结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全新的弹性退休制度框架下,无论是男职工还是女职工,单从自身角度出发考量,虽说选择往前弹 —— 弹性提前退休并不会让基本养老金待遇出现断崖式下跌,但与按照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相比,确实还是会稍显逊色。所以,从保障晚年生活质量、提升养老金待遇计发水平,以及在后续政策调整中获取更多收益这些角度综合来看,我们衷心呼吁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努力做到多缴和长缴的同时,务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弹性延迟退休。

最后,笔者还想抛个话题出来:对于弹性退休制度下的往前弹和往后弹,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您的独到看法或深刻见解,同时也感谢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咱们下期再见。



Powered by 客户端买球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